丁烈云:下一个智能终端的应用将是建筑

中国的改革开放40年,可以说有两大动力,一个是高速的工业化造就了“大制造”,另外一个是高速的城镇化引发了“大建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实际上说简单点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产业的数字化。数字经济有两句话,一个是数字产业化,一个是产业数字化。技术重要,但是文化更重要,理念更重要。应该更多地突出以价值为导向,而不是以技术为导向。不能盲目地追求这些技术的先进性,一定要重视在技术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七大前沿发展领域中排列在第一位是人工智能。手机已成为生活场景中的智能终端,汽车正在成为手机之后的第二个生活与工作智能终端,下一个智能终端是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认为,下一个智能终端的应用将是建筑场景。

城市化的进程正在踏入一个崭新的河流。数字基建嵌入物理建筑,而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绿色低碳,创新经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智慧化的应用将会给建筑带来怎样的变化?就此,经观采访了丁烈云院士,就此问题予以了深入的剖析。

智能建造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经观:城市可持续发展当中,绿色低碳成为重要的命题,目前我们遇到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丁院士: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可以说有两大动力,一个是高速的工业化造就了“大制造”,另外一个是高速的城镇化引发了“大建造”。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密切相联系的。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建筑资产,据阿卡迪指数显示全球第一。比方说高层建筑,如果选10栋高层建筑的话,有特色的大概二分之一就在中国。还有地铁,我国的地铁总运营里程是其他国家总的运营里程之和,而我们花了多长时间呢,是不到20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地铁发展100多年的历程。还有世界桥梁看中国,高铁已经成为我国一张名片等等。

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可以看出,“大建造”在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当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在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国城镇化已出现三个新的趋势。一是由原来关注单一的城市发展,转变为重视城市群、城镇体系的发展。城市群与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是紧密相连的,国务院批了19个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是相一致的,这是第一个趋势。

新型城镇化的第二个趋势,就是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体系的发展,因为只有大城市的发展,还是解决不了城乡差别,解决不了共同富裕的问题,以县城为纽带的城镇体系,才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非常重要的抓手,这是第二个趋势。

第三个趋势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原来的城市发展,是摊大饼式的发展,更多地是规模增长,现在应该是质量的提高。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就是绿色,就是低碳,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既是国际城市,特别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更是广大老百姓,对自身的生活品质提高的需要。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经观:未来在这样的变革之下,要实现城市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城市,甚至是继续承担起更多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要在哪些方面出现一些变革性的变化。

丁院士:当前全社会有两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一个是碳达峰,碳中和,也就是低碳绿色。另外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就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的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有两个基本特征:技术核心是人工智能;产业形态是数字经济。

首先说人工智能,我国十四五规划把人工智能作为七大发展领域的第一位,人工智能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其他的一些发达国家也把人工智能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发展人工智能的目的还是为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什么是数字经济?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数字资源作为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绿色资源,不是自然资源。我们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的机遇,利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统城市规划、建设和运维管理结合起来。实际上未来已来,已经在朝这些方面发展。

城市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其产品设计更多地是通过模型,通过数据来定义的,或者说这些产品更多地是计算机算出来、优化出来的,而不只是靠人画出来的。

举个例子,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非常漂亮的一个非线性建筑,大家想想,在一般情况下,建筑是欧几里得平直几何逻辑,而大兴机杨是黎曼几何的曲线逻辑,非常优美。但是如此复杂的建筑设计,靠手工画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就要利用数字化的软件。机场航站楼中间的部分是玻璃屋顶,面积有5000多平方米,大家想想5000平方米的玻璃屋顶,太阳光直射下来对能源是多大的浪费?该设计采取垂帘式的吊顶,让太阳光照在垂帘上,泛光进入室内,达到了既能够利用自然光照明,同时又达到了节能目的。该设计的屋顶网格划分和垂帘高度是通过智能算法优化出来的,不是设计师直接画出来的。运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可以达到进一步优化产品的目的。

还有一个变化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将成为可能。建筑的构件,以及部件在工厂里生产,然后运到现场进行装配,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建筑垃圾。

绿色建筑、智能建造,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形式的改变,它既是一个物理的产品,同时还是数字产品,甚至是智能工程产品。什么是智能工程产品?比方说现在大家都熟悉的手机是智能终端,汽车正在成为智能终端,下一个智能终端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建筑,就是智能感知、物联网、计算机嵌入到物理的建筑中,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后台的服务资源,感知分析用户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智能建造是跨行业复合工程

经观:在智能建造领域,各级政府很重视,目前,住建部在全国有七个智能建造的可复制经验的试点清单,对于这份清淡应该怎么看,清单之下接下来应该重点做什么?

丁院士:住建部联合13部委,在2020年颁布了《关于(推动)加强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是13部委发的意见,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但是,智能建造毕竟是新的建造模式。智能建造可以理解为是智能技术与先进的建造技术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一种创新的建造模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怎样进一步推动智能建造?要有总体设计,要有顶层设计。

智能建造不仅涉及到技术,还涉及到一些体制、机制和政策。智能建造的第一个环节,要推行数字化设计,就要用到BIM模型进行设计,原来的设计是CAD图纸,不一定要通过三维建模。如果要全面推广数字化设计,就要确定三维模型的法律效用。应该在顶层设计基础上,积极有序推进。

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目前,智能建造的人才是非常奇缺的,数据驱动工程是智能建造的基本特征,智能建造人才需要懂信息技术,制造技术,更要懂得土木工程,懂得建筑学,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

以价值为导向,而非以技术为导向

经观:在落地过程当中,特别是到了智能建造的场景化之后,场景和落地之间核心的点是什么?

丁院士:首先思想观念转变是关键。数据驱动工程是大趋势,要有数字化思维,把握智能建造的历史机遇。

第二是在实施过程当中,要重视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更要突出以价值为导向,而不是以技术为导向,不能盲目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要分析技术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有了价值的实现,就能使我们更有信心去一步步地推进智能建造。

第三,技术重要,但是文化更重要,理念更重要。比方说,我们可以利用智能建造技术去管好工程安全,管好工程的质量,但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质量视为生命线,这种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的建立,可能比用信息技术去管质量,去管安全更重要。

当然了,毕竟智能建造是新的模式,还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加大对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特别是转型过程当中怎么样做好科技和经济的对接,解决好企业的痛点。

智能建造关键要素:软、网、硬、平台

经观:丁院士,对于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而言,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怎样的。

丁院士:关于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如果再展开说,是包括了四个方面,一“软”、一“网”、一“硬”和一“平台”。

“软”就是软件,工程软件要补短板,要突破卡脖子的技术瓶颈,要提升数字化、智能化设计的能力。

“网”是指工程物联网,实现工程要素的泛在互联和智能感知,工程物联网在我国具有很大的潜力,因为我国的工地多,应用场景多,技术迭代快。

“硬”是指工程机械要促升级,打造人机共融的建造系统,现在工人都是很难招,建筑工人平均年龄接近50岁,还得要机器换人,也要走工业化道路。

最后是“平台”,数字经济最典型的形式是平台经济,大力发展工程领域的数字经济新业态。如专门提供工程机械数字化服务的企业,智慧运维服务的企业,这些业态都是原来没有过的,并且是高端业态。

通过技术的研发,通过成果的转化,通过科技与经济的对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未来智慧城市以人为中心

经观:关于未来城市的话题,到底未来的智能建造,智慧城市是什么样子的。

丁院士:智能技术和城市发展相结合,可以发展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概念非常宽泛,比方说城市治理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智慧运维,把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融合起来,使基础设施的运行更高效,更安全。

如何让老百姓的体验感更好,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或者最后一个节点问题,就是智慧社区建设。如果说把智慧社区的建设这项工作做好,能让老百姓感受智慧城市带来的美好生活,体验感就更好。

智慧社区应该是绿色社区、低碳社区、宜居社区等等,都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智慧社区建设,已有成功经验,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总结经验,进一步地把社区的建设做到更好,这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体验智能技术带来美好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来源谷村)

导读

热点新闻

中国的改革开放40年,可以说有两大动力,一个是高速的工业化造就了“大制造”,另外一个是高速的城镇化引发了“大建造”。
发布时间:2022/11/25
首页    华商学院    丁烈云:下一个智能终端的应用将是建筑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华商经济网)之转载作品(包括图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需求而采集提供,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转载作品有任何异议,请在30日内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