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三个故事 送给世人三条养生之道

人生苦短,书海无涯。

庄子早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是《庄子·养生主》的首句话。得道之前,知道得越多,烦恼随之越多。放下尘俗杂念,抛开所学知识,跳出三界外,是养生的前提。

庄子擅长讲故事,他用三个故事,送给世人三条养生之道。

1.

庖丁解牛:

依道办事,从高明回归平凡

庖丁解牛,现在是一个成语,比喻凡事经过练习掌握其规律,才能得心应手。

这样理解,未尝不可,但停留在技的层面。道,不可言说,庄子将它装进故事。

有一个厨子,庄子称他庖丁。庖丁杀牛,文惠君旁观。只见他“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三下五除二就完事了,手法高明得很,动作漂亮得很,简直像跳舞。

看完表演,文惠君赞叹不已,问他杀牛的本事怎么这么大。

庖丁老实回答,我虽然是一名厨师,但是爱好修道。从修道中,我悟出做事的规律和技巧,将之运用到杀牛的过程中,就能游刃有余。这个技巧是:

“以神遇见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遇行。”这种神遇,每个人都有体会。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眼睛紧紧盯着车龙头,大人让我看前方,我不敢,就怕车龙头歪向别的地方。熟练之后,再也不用死盯车龙头。因为那时,骑自行车于我成了“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一件事。

庖丁又说,我杀了几十年的牛,如今手起刀落,无需用眼睛看,因为我已经对牛的生理构造了如指掌,对解构一头牛的过程熟能生巧,已经做到牛刀人三体合而为一。

技术一般的厨子,一个月换一把刀,技术好的厨子,一年换一把刀。庖丁手里的刀用了近二十年,未曾换过。

这么牛掰,庖丁却不骄不躁,虚心向同行学习。都成为行业高手了,还能向谁取经呢?

庖丁说,“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他乐于向技术差的人学习,学的是谨小慎微。

庖丁这种做法让我想起小学,老师教导大家,成绩好的人值得大家学习,如果看到一个人吐痰,这个人同样值得学习——意识到吐痰是不文明的行为,让别人讨厌,以此引以为。

听完絮絮之言,文惠君再次赞叹:“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实践中掌握规律,顺势而为,依道办事。成功后切勿骄傲自满,谨小慎微,从高明回归平凡。

这是庖丁的杀牛之技,也是庄子的养生之道。

庖丁不是具体的某人,他可以是三百六十行的任何一个人。庄子或许想鼓励大家:

行行出状元,人人可得道。

2.

右师独腿:

顺应天命,超脱于物质世界

右师和庖丁一样,不是具体某个人,而是泛称,指做官的人。

此人虽有一官半职,却只有一条腿。

公文轩看见了,惊讶不已,就问他,哎呀老兄,你是何人?怎么只有一条腿?你这是先天如此,还是后天灾祸导致?

右师告诉公文轩,我这是天生的,命运这么安排的。

他料想对方可能同情自己,或者鄙视自己,进一步说道,每个人的体型容貌不管怎么,都是老天给予的。既然老天给予的,那就是命。既是天生的,便是自然的。

右师的话语隐含了齐物的思想。《庄子·齐物论》中写道:“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天下万物,归到形而上,都源于道,都由气息组成。从形而下的层面,却成了千姿百态的世界。

庄子站在最高层面看待生命。在他眼里,茅草秆和大木头一样,西施和厉(容貌极丑的一个女人)没有差别,归结根源,大家都是同一个东西。

这一段,让我想到刘强东的一段访谈。主持人问他,第一次见到竞争对手马云时有何印象,他的回答让我想到庄子的齐物论。他说:

每个人都不同的性格,李彦宏那样的性格,马化腾那样的性格,张朝阳那样的性格,雷军那样的性格,跟他们相处过程中,我没有觉得谁好谁不好,没有觉得谁奇怪谁不奇怪,谁Special谁不Special,谁牛谁更不牛。

大千世界,形态参差来自“吹完不同”,高低美丑来自人的分别心。

右师虽然缺了一条腿,活得很通透。庄子借他之口说道: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野鸡生活在大自然,虽然要辛苦觅食,并不希求被人豢养。因为它清楚,被关在笼子里,获得了温暖,却失去了自由。

用这个故事形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质,或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式的追求自由,未尝不可。但庄子想从更高层面给予世人启示:

肉体是樊笼,物质是屏障,人应当以练就独立精神,超脱外在形态与物质世界,顺应天命,接受天命,创造内在的生命价值。

3.

秦失吊唁:

看透生死,哀乐不入心中

秦失,老子的一个朋友。庄子又想借他口讲故事。

有一天,老子去世了,秦失前去吊唁。

在灵堂,秦失的举动很奇怪,一滴眼泪都没掉,大叫三声,然后转身离开。

老子的弟子大惑不解,就问他,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啊。那弟子又说,那您来吊丧,怎能这幅样子呢?

秦失细细解释,我刚才进去,看到里面众人都在哭天抹地,老人像是在哭自己子女,小孩像是在哭自己父母,搞得那么悲伤,实在违背自然天道。

为什么这么说呢?

庄子借秦失吊唁这个故事,想说的是他对生死的理解。

天下何人不怕死?几乎没有。之所以怕死,一则贪生,二则不能认知死。

死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人类这个永恒的命题,《庄子》在不同章节均有不同的描写。秦失对死亡的态度,实际上就是庄子自己的生死观。

有一天,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唁,看到庄子席地而坐,跟个簸箕似的。他在鼓盆而歌。

老婆死了,你这么高兴?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解释给惠子听: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起初,庄子也感到悲痛,继而他借妻子之死思考生命,渐渐领悟——人本来不曾出生,只因为一股气息的因缘凝聚,才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岁月不居,人生无常,当气息消散,人也便死亡。

自然如此的事,为何要去哀乐呢?

通过秦失吊唁这个故事,庄子告诉我们对待生死应有的态度: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你来到这个世界,是顺应自然而生,你离开这个世界,同样是顺应自然规律而死。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死的只是肉体,生出肉体又使肉体枯萎的那个东西,不生不灭,千秋万代。

一个人,看透生死,才能心无恐怖、心安理得地活着,哀乐不入心,不以生喜,不以死悲。

我想这番道理,认知上知道易,情感上做到难。毕竟大家都是红尘中的有情众生。

庄子不讲空洞道理,他将所悟装在故事中,留传下来。庖丁解牛如何?右师独腿如何?秦失吊如何?

自己去悟吧。

 

(来源江徐的自留地)

 

导读

热点新闻

庄子早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发布时间:2021/02/22
首页    华商学院    庄子:三个故事 送给世人三条养生之道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华商经济网)之转载作品(包括图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需求而采集提供,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转载作品有任何异议,请在30日内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