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与“心性”的交融——蒙古族艺术家包布和的国画艺术

包布和老师


【华商经济网】包布和艺术简介 ,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理事、文化部中国书画院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马头琴传说》1985年在日本镰仓日报第二届美术展览获优秀奖,2014年5月3日中国书画报第八版发表,中国画作品《草浪音符》。前后在全国美术作品展展出三幅并入选,其中2017年国画作品《交响曲》悲鸿精神.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17年油画作品《骑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暨解放军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入选。 2018年中国画作品《雄关漫道真如铁》在第三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入选。从2016年至今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台湾、新加坡等地进行书画交流。


作品欣赏:



中西合璧创新国画传奇


  关于中国传统的绘画,有句经典的话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个造化就是指大自然的物化和景观。心源就是提炼升华了物的具体意念,反映出古代那些绘画大师巨匠们的朴素的双元哲学观念。一幅好画,带给人第一震撼,往往是画中物化了线条墨色,想到的是线条墨色背后的自然景观。



  假如你喜欢蒙古大草原,熟悉草原骏马奔驰的繁盛和豪迈,肺叶在不由自主地吸收那青草和羊奶的味道,眼前就更需要一幅流溢着蒙古族风范的画面满足你焦渴的心灵!



著名国画家包布和先生就给我们带来了这种期待中至美的欣赏。


第一次见到包布和先生的国画,被一种莫名的震撼敲打起心灵的颤动。我自负阅览过无数画家的精品力作,却鲜见过像包布和先生这种风格迥异,墨色空灵的国画的程式。包先生是蒙古族,对蒙古大草原的生活气息极为熟悉,他没有走传统绘画的程式,而是独辟蹊径,在蒙养俄罗斯印象派的精髓,融合中国画的水墨技法后,自成一种风格。画面清新隽永,水墨空灵妙变,如烟如雾如梦幻,又极具奔腾豪宕之气势,让人意味赏玩不尽,回味悠长。



国画强调绘画要超越形似重在神韵,倡导“以书入画。”通过勾皴点染、枯湿浓淡、疏密繁简、计白当黑等技法来传达出神韵。而西方印象派强调以光线不同色彩透过散点的凝聚形成梦幻一般的瑰丽的景象。包布和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中西两个不同的绘画形态各取其长,形成了一种兼具国画特色和印象韵味的特殊画科。看他的笔墨线条是纯粹传统的绘画语言,看他的意境,又完全不同于传统工笔写意的经营位置。



在包布和先生的画作中,骏马和蒙古青年是最常见最主要的题材。他画的马,外形在似与不似之间,甚至有时候如云雾幻化,仿佛一阵清风就可以把它们驱散而去。他画马的技法多变。有的几乎无线条勾勒,只用浓淡的水墨进行擦染,借助水的浸润,浑然天成。有的则稍用勾线,以擦染出奇效,以清淡的赭石或藤黄稍作渲染,用色破墨,打破画面的单调和黑白一统。马的形态多以奔腾、跳跃为主题,体现出遒劲勃发的生命强力和雄强豪宕的风骨。奔马在画家的心中就是生命最需具有的常态,体现出少数民族钟情造化物象、崇尚洒脱自由的情怀和疏宕豪放的性格特征。



关于画马这个题材,古今皆有大家涉及。唐代的韩幹尤工画马。为画好马,他甚至搬到马厩里与饲养人同住,人们不解,他回答说:以马为师。他画的马,线条纤细遒劲,准确简练,形态逼真。北宋的李公麟画的五马图,通过线条的刚柔、粗细、浓淡、长短、快慢表现马的肌肤的弹性和皮毛的松软,为苏东坡所极力推崇。元代赵孟頫也是画马的大家。他画的马色泽鲜明,动态逼真,有龙吟虎啸之态。清代郎世宁的马也是非常出名的。他画的马熔铸中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将国画的线条和西画的造型、光影、涂色巧妙结合,形成了造型精准、刻画精工,体态极其逼真,媚态百生的《百骏图》。近现代画家中,以徐悲鸿画马最为著名。他采用传统泼墨和线条写意相结合,兼参西法,用凝重、酣畅的浓淡干枯笔墨塑造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马的神骏和风采。



包布和先生画马有承继徐悲鸿画马的风格,又独出机杼。在用笔墨法上,他用墨豪放与精细并用,浓淡枯湿浑化一体,时杂泼墨渲染,擦笔独特,刻画出马的肌骨铮铮之音。他的马比徐悲鸿的马更具夸张和简约,马的运动节奏更加剧烈,奔腾之势气锐不可当。展现了“一洗万古凡马空”气势。我认为,包布和先生的马除了气韵流动的大开大合之外,还特别在于能够人们带来一种独特的幻想梦寐。这些马似乎游走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朦朦胧胧,似马又似非马,如云马,又如雾马,甚至有梦马的特殊梦境再现。这也许正是西方印象派画质的特殊效果。



除了马之外,蒙古青年也画家重点绘画的焦点。同马的表达手法基本是一致的。画家没有具象化人物的形体外观,而是通过水墨色的穷极变化的涂抹朦胧表达出蒙古青年跨骑骏马的气宇轩昂、丰神飘洒,奇险率性、活泼豪放的性格特色。画家用笔外观横涂纵抹,毫无章法,其实却法度蕴藉。画家的每一笔水墨,每一笔色彩,每一线条都是先有意向而后发力,意到笔到,笔断意不断。看似率性而为,实则厚积薄发。线条墨色无不“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毫无“板、刻、结“之弊。用笔灵活多变,犀利流畅,笔画圆润无圭角,笔线当行则行,当散则散,方圆兼用,刚柔相济,曼妙精湛。



包布和先生的国画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不以置陈布势取胜。不刻意布设,宣纸上凌空落笔,主题突兀,四周或以淡墨渲染为主,表达出苍郁淋漓的境界。画质膏润、光线阴阳协调、笔法摇曳多姿、意境隽永、韵味无穷。



在互联网 时代,在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绘画艺术壁垒不断被打破的情况下,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之上发展国画的新生命是每一个国画家必须承担的责任。包布和先生在运用中西合璧创新国画探索过程中,用自成一家的风格面貌提供了可贵尝试。事实证明,这种尝试是成功的。我们对包布和先生在艺术上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的崇高胸襟抱负甚为感动和仰慕,为一个艺术家在笔墨纸砚中彰显出来的学养、精神、品味、境界感到欣慰和幸运!唯有无数这样执着而富有才华的艺术家才能让中华国画艺术在新新形势下更加发扬光大!





(来源堂前燕书画)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华商经济网)之转载作品(包括图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需求而采集提供,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转载作品有任何异议,请在30日内联系本网删除。



导读

热点新闻

包布和艺术简介 ,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理事、文化部中国书画院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马头琴传说》1985年在日本镰仓日报第二届美术展览获优秀奖,2014年5月3日中国书画报第八版发表,中国画作品《草浪音符》
发布时间:2019/07/28
首页    鉴赏投资    “灵性”与“心性”的交融——蒙古族艺术家包布和的国画艺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华商经济网)之转载作品(包括图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需求而采集提供,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转载作品有任何异议,请在30日内联系本网删除。